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需求,注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拥有良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外语交流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拼搏精神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及练达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四、基本规格要求及专业特点
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吸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在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文体活动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2. 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
3. 掌握材料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4. 掌握材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设备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开发的初步能力;
5.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计算材料学、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基础、物理冶金原理、材料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近代物理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课程体系构置及毕业学分要求
课 程 构 置 |
课 程 类 别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课(必修课) |
外语、体育课程 |
72 |
11.2% |
公共政治理论课程 |
10.6% |
自然科学及技术(或人文)基础课程 |
18.4% |
通识教育课 |
任意选修课 |
8 |
4.5%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29.5 |
16.5% |
专业核心课 |
15 |
8.3% |
专业选修课 |
限选课 |
14.5 |
8.0% |
任选课 |
11 |
6.1% |
实践教学环节 |
29.5 |
16.5% |
合 计 |
179.5 |
100% |
|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 |
39.5 |
22.0% |
九、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日历表(汉)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
S |
|
|
|
|
|
|
|
|
|
所用标示“符号”的含义:“←——→”为理论教学;“≡”为假期;“△”为课程设计或综合(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考试;“*”为社会实践或公益劳动;“×”为教学实习(或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为测量实习;“S”为机动;“○”为入学教育或毕业鉴定;“★”为军训;“∥”为机械制造基础实习。
十、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方案
序号 |
创新项目 |
学分 |
备注 |
1 |
新型材料制备 |
1 |
学生参与,累计32学时折合1学分 |
2 |
新型材料的物性研究 |
1 |
学生参与,累计32学时折合1学分 |
3 |
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
1~2 |
学生参与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顺利结题。国家级项目计2学分,校级计1学分 |
4 |
科技查新及文献阅读 |
1 |
检索近5年本专业或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交1篇3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
5 |
材料科学前沿讲座 |
1 |
学生参加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会或学术交流活动,累计8次以上 |
6 |
生产实习中,对企业技术革新改造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方案 |
1~2 |
实习单位相关部门出具证明,经学院教学委员会认定给予相应的学分 |
7 |
我校实验竞赛 |
0.5-1 |
一等奖:1学分;二等奖:0.5学分 |